为深化学生创新创业认知,推动跨学科创新实践,3月26日晚,传媒与外国语学院在“一站式”学生服务社区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经验分享沙龙活动。活动特邀艺术学院省级获奖团队代表现场分享经验,传媒与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杨月、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王钰洁、科技实践部部长张潇丹及30余名学生代表与会,围绕“文科创新破局”展开深度对话。
活动伊始,杨月从文科生参赛优势切入,剖析“文化赋能型创新”的核心逻辑,强调指出要善于将语言文化专业优势转化为创新竞争力,在非遗数字化、国际传播、跨文化服务等领域寻找突破口。
艺术学院环境2302班惠闵帅以项目《城市探索者—互动型艺术装置》为样本,拆解“从创意到落地”的全流程。特别展示团队研发的“五维评估模型”,涵盖文化价值、技术实现、用户体验等核心指标,为在场成员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方法论。环境2301班李康柔以项目《城乡融合,生态赋能》为例,聚焦艺术设计赋能乡村振兴,拆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。团队通过对艺术建乡进行多元化探讨,旨在为实现城乡融合、乡村振兴助力,同时也为文科生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新范式。
在互动环节,与会成员围绕“如何平衡学业与备赛”“文科创新困境”等问题展开探讨。环境2201班张国辉结合多次参赛经验,提出“三线并行工作法”:将课程作业和社会实践转化为项目素材库,用专业理论支撑创新方案,借赛事实践反哺学术研究。现场师生还就“元宇宙技术赋能非遗传播”“方言文化数字建档”等议题展开思维碰撞,形成若干项可行性创意雏形。
传媒与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搭建“以赛促创、以创促学”的育人平台,鼓励学生通过创新实践反哺专业学习,让语言文化“软实力”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“硬功夫”。


文图:传媒与外国语学院
编辑:沈玉皎